阅读 144

7种经常使用的Vue.js模式和36个实用Vue开发技巧,你知道多少?

7种经常使用的Vue.js模式和36个实用Vue开发技巧,你知道多少?

说实话,阅读文档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喜欢的事情,但当使用像Vue这样不断发展的现代前端框架时,很多东西会随着每一个新版本的发布而改变,你可能会错过一些后来推出的新的闪亮功能。让我们看一下那些有趣但不那么流行的功能和优化的写法。请记住,所有这些都是Vue文档的一部分。


7种Vue.js模式

1.处理加载状态

在大型应用程序中,我们可能需要将应用程序划分为更小的块,只有在需要时才从服务器加载组件。为了使这一点更容易,Vue允许你将你的组件定义为一个工厂函数,它异步解析你的组件定义。Vue只有在需要渲染组件时才会触发工厂函数,并将缓存结果,以便将来重新渲染。2.3版本的新功能是,异步组件工厂也可以返回一个如下格式的对象。


const AsyncComponent = () => ({

  // 要加载的组件(应为Promise)

  component: import('./MyComponent.vue'),

  // 异步组件正在加载时要使用的组件

  loading: LoadingComponent,

  // 加载失败时使用的组件

  error: ErrorComponent,

  // 显示加载组件之前的延迟。默认值:200ms。

  delay: 200,

  // 如果提供并超过了超时,则会显示error组件。默认值:无穷。

  timeout: 3000

})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通过这种方法,你有额外的加载和错误状态、组件获取的延迟和超时等选项。


2.廉价的“v-once”静态组件

在Vue中渲染纯HTML元素的速度非常快,但有时你可能有一个包含大量静态内容的组件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可以通过在根元素中添加 v-once 指令来确保它只被评估一次,然后进行缓存,就像这样。


Vue.component('terms-of-service', {

  template: `

    <div v-once>

      <h1>Terms of Service</h1>

      ... a lot of static content ...

    </div>

  `

})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3.递归组件

组件可以在自己的模板中递归调用自己,但是,它们只能通过 name 选项来调用。


如果你不小心,递归组件也可能导致无限循环:


name: 'stack-overflow',

template: '<div><stack-overflow></stack-overflow></div>'

1

2

像上面这样的组件会导致“超过最大堆栈大小”的错误,所以要确保递归调用是有条件的即(使用 v-if 最终将为 false)


4.内联模板

当特殊属性 inline-template 存在于一个子组件上时,该组件将使用它的内部内容作为它的模板,而不是将其视为分布式内容,这允许更灵活的模板编写。


<my-component inline-template>

  <div>

    <p>These are compiled as the component's own template.</p>

    <p>Not parent's transclusion content.</p>

  </div>

</my-component>

1

2

3

4

5

6

5.动态指令参数

指令参数可以是动态的。例如,在 v-mydirective:[argument]=“value" 中, argument 可以根据组件实例中的数据属性更新!这使得我们的自定义指令可以灵活地在整个应用程序中使用。


这是一条指令,其中可以根据组件实例更新动态参数:


<div id="dynamicexample">

  <h3>Scroll down inside this section ↓</h3>

  <p v-pin:[direction]="200">I am pinned onto the page at 200px to the left.</p>

</div>

Vue.directive('pin', {

  bind: function (el, binding, vnode) {

    el.style.position = 'fixed'

    var s = (binding.arg == 'left' ? 'left' : 'top')

    el.style[s] = binding.value + 'px'

  }

})


new Vue({

  el: '#dynamicexample',

  data: function () {

    return {

      direction: 'left'

    }

  }

})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14

15

16

17

18

19

20

6.事件和键修饰符

对于 .passive、.capture 和 .once 事件修饰符,Vue提供了可与 on 一起使用的前缀:



例如:


on: {

  '!click': this.doThisInCapturingMode,

  '~keyup': this.doThisOnce,

  '~!mouseover': this.doThisOnceInCapturingMode

}

1

2

3

4

5

对于所有其他的事件和键修饰符,不需要专有的前缀,因为你可以在处理程序中使用事件方法。




7.依赖注入(Provide/Inject)

有几种方法可以让两个组件在 Vue 中进行通信,它们各有优缺点。在2.2版本中引入的一种新方法是使用Provide/Inject的依赖注入。


这对选项一起使用,允许一个祖先组件作为其所有子孙的依赖注入器,无论组件层次结构有多深,只要它们在同一个父链上。如果你熟悉React,这与React的上下文功(context)能非常相似。


// parent component providing 'foo'

var Provider = {

  provide: {

    foo: 'bar'

  },

  // ...

}


// child component injecting 'foo'

var Child = {

  inject: ['foo'],

  created () {

    console.log(this.foo) // => "bar"

  }

  // ...

}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14

15

16

36个Vue开发技巧

1.require.context()

1.场景:如页面需要导入多个组件,原始写法:


importtitleComfrom'@/components/home/titleCom'

importbannerComfrom'@/components/home/bannerCom'

importcellComfrom'@/components/home/cellCom'

components:{titleCom,bannerCom,cellCom}

1

2

3

4

2.这样就写了大量重复的代码,利用require.context可以写成


constpath=require('path')

constfiles=require.context('@/components/home',false,/\.vue$/)

constmodules={}

files.keys().forEach(key=>{

constname=path.basename(key,'.vue')

modules[name]=files(key).default||files(key)

})

components:modules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这样不管页面引入多少组件,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


3.API方法


实际上是webpack的方法,vue工程一般基于webpack,所以可以使用require.context(directory,useSubdirectories,regExp)

接收三个参数:directory:说明需要检索的目录useSubdirectories:是否检索子目录regExp:匹配文件的正则表达式,一般是文件名


2.watch

2.1常用用法


1.场景:表格初始进来需要调查询接口getList(),然后input改变会重新查询


created(){

    this.getList()

},

watch:{

     inpVal(){

        this.getList()

      }

}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2.2立即执行


2.可以直接利用watch的immediate和handler属性简写


watch:{

     inpVal:{

        handler:'getList',

             immediate:true

        }

}

1

2

3

4

5

6

2.3深度监听


3.watch的deep属性,深度监听,也就是监听复杂数据类型


watch:{

     inpValObj:{

        handler(newVal,oldVal{

            console.log(newVal)

            console.log(oldVal)

     },

     deep:true

   }

}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此时发现oldVal和newVal值一样;因为它们索引同一个对象/数组,Vue不会保留修改之前值的副本;所以深度监听虽然可以监听到对象的变化,但是无法监听到具体对象里面那个属性的变化


7种vue模式还能和大家说完,但36个vue开发技巧太多啦,文章篇幅也不够,小编写了两个例子,没写出来的开发技巧小伙伴们请点击这里领取Vue开发必须知道的36个技巧PDF文档。



现在能回答小编关于模式和技巧知道了多少吧,要知道也要学到,大家有学到请评论+点赞告诉小编,大家也别忘了领取资料嗷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李不要熬夜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52546522/article/details/115919774


文章分类
后端
版权声明: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,无实际运营。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相关推荐